LIU Jiajie, WANG Pengfei, WANG Pei, LIU Jun, DU Qiang, WANG Haohan, WANG Zhiguo, SHEN Xin, ZHU Junqiang
本文研究了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尾缘劈缝的气膜冷却特性以及其流场涡结构,探讨了该冷却结构的非定常流动掺混机理。本文对尾缘劈缝部件开展了快响PSP、高频PIV实验,并使用DDES湍流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与仿真结果得到了较为吻合的气膜冷却时均特性以及流场涡系结构。通过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方法分析了仿真流场数据,提取出流场的本征正交模态。随着吹风比的增加,劈缝的气膜冷却有效性η呈现“增-减-增”的趋势,在吹风比Mslot为0.75左右时η处于最低点。不同的吹风比下掺混过程出现了不同的非定常脱落涡结构,小吹风比Mslot为0.3时,主流侧涡主导了流场的掺混流动。吹风比Mslot为0.75时,两侧涡相互掺混出现了类卡门涡街形式的脱落涡。吹风比继续增大后,流场的涡结构转为由冷气侧涡主导。由POD方法分析得知,不同吹风比下近壁区域均出现类卡门涡街的1、2阶模态,在Mslot为0.75时该模态所占能量比最高,流场中形成稳定的主导相干结构。伴随吹风比增大,温度场中的主要特征模态逐渐变化,气膜冷却有效性最低时模态呈月牙形。文章结合流场的涡系结构解释了η最低点时的流场特征分布,分析了其对壁面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